证监会明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六大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中的署名文章《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出。文章还提出了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面临着四大机遇以及多方面挑战,并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六大重点任务。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面临机遇和挑战
易会满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发展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文章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资存量达到79.8万亿元,约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29%。其中,“十三五”时期,新增直接融资38.9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2%。“直接融资的发展根植于实体经济。”易会满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面临四大机遇:实体经济潜力巨大,宏观环境总体向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间接融资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存量规模大,发展惯性和服务黏性强;市场对刚性兑付仍有较强预期。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特征明显、发展还不充分,制度包容性有待增强;中介机构资本实力弱、专业服务能力不足;投资者结构还需优化,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文化有待进一步培育;市场诚信约束不足,有的方面管制仍然较多,跨领域制度协同还需加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快破解这些体制机制性障碍。”易会满表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明确六大重点任务
易会满提出,“十四五”时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畅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资的包容度和覆盖面。主要有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拓宽直接融资入口。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也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核心举措。要坚持尊重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及时总结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经验,稳步在全市场推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同时,全面带动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改革,督促各方归位尽责,使市场定价机制更加有效,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支持更多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二是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直接融资包容性。形成适应不同类型最后,易会满表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金融全局的高度加强统筹谋划,有效发挥市场主体、监管机构、宏观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各方合力。一是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直接融资配套制度。三是构建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良好市场生态。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华表大厦510
联系电话:010-86486994
合作咨询:18201014050(微信同号)
业务咨询:13910407735(微信同号)
栏目:资产评估资讯
咨询> 18611114677 (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