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计入“费用化支出”;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计入“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部分,也应计入“费用化支出”。那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区别是什么呢?
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需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研发相关支出在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归集,期末计入开发支出科目,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结转入无形资产,按照预计受益年限进行摊销。
同样,对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相关支出先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归集,期末再转入当期研发费用。主要原因在于开发阶段开始到开发成功尚需一定的时间,期间企业如因为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最终的开发成果,导致最终开发失败,那将之前的支出资本化,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最后,若之前确认为资本化支出,后因状况改变,企业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其一:将开发支出结转至本期费用,不再资本化;其二:将开发支出计提一定比例减值准备;上述处理方式均要有合理依据。
3、总结
资本化支出为按照受益年限进行摊销的支出,它影响未来年度的利润;费用化支出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它影响本年度利润。资本化和费用化区分过程涉及许多主观判断,因此在实务中,经常被作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方式之一,企业不能“明目张胆”操纵会计政策,如果判断失误,对企业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对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处理,依赖于以下两点:
(1)对研究项目的专业理解。根据行业认知及企业内部研发流程,对研发项目设定一定的研发阶段及步骤,设定项目在哪个时点,具备研发成果的基本条件。
(2)企业会计政策的一贯性。为防止因为主观性的区分研究和开发阶段,导致企业随意变更估计,对于相同或类似研发项目,需采取一致(不同项目一致、不同期间一致)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开发阶段的起点判断,不能随意修改,若影响起点的决定因素发生改变,则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栏目:财税服务
咨询> 18611114677 (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