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看看进销差价会计处理实例分析:
「例」A公司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2007年5月3日,公司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一批给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为1 200 000元,税额204 000元,货已发出,该批货物成本为1 000 000元。假设当月该批货物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被全部退回。则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①产品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1 40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000
②发生退回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 404 000
假设该批货物发生退回的时间是6月份,则该公司应冲减当期(6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录同“②”,同时冲减成本:
借:库存商品 1 20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 000 000
商品进销差价 200 000
(2)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例」某企业采用售价法进行库存商品的日常核算。2007年3月末的库存商品余额为10 000元,委托代销商品的余额为5 000元,发出商品的余额为8 000元,主营业务收入的贷方余额为50 000元,分摊前的商品进销差价的余额为10 950元。计算3月份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并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计算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10 950÷(10 000+5 000+8 000+50 000)×100%
=15%
3月份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50 000×15%
=7 500(元)
做账务处理:
借:商品进销差价 7 5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7 500
栏目:财税服务
咨询> 18611114677 (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