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当我们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就可以根据税率表直接计算需要缴纳的个税了。
举例说明:
在2022年前两个月的应纳税所得税额是37600。根据综合税率表可知,适用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2520。
预扣预缴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所以,需要缴纳的个税=37600*10%-2520=1240。
通过上面的计算过程,我们也能发现速算扣除数确实很好用。如果不使用速算扣除数,就需要把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分配到相应税率进行分开计算。
我们还是使用上面例子中的数值,按照常规算法计算一下。
由于应纳税所得额是37600,所以需要分为两部分,即36000和1600。然后分别计算需要缴纳的个税,计算过程如下:
36000属于第一级,税率是3%,需要缴纳的个税=36000*3%=1080。
1600属于第二级,税率是10%,需要缴纳的个税=1600*10%=160。
合计需要缴纳的个税=1080+160=1240。
计算的结果虽然一样,但是不使用速算扣除数的情况,计算起来要复杂得多。并且,应纳税所得额越大,涉及的税率越多计算起来越复杂。
个税的税率表有哪些?
其实个税的税率表不止一个。我们常用的就是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时,使用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当然,我们在个税年度汇缴清算时,使用的也是这个税率表。这个税率表,上文已经提到了。
除了这个税率表,还一个比较常用的就是月度税率表。这个税率表,主要就是应用于非居民个人获得工资、劳务报酬、稿酬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栏目:财税服务
咨询> 18611114677 (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