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的包子铺自创立以来接受了多次投资,这些投资人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包子铺的股东。老包很疑惑,不知道会计报表上的「股东权益」究竟是什么,就是股东投进去的那些钱吗?「股东收益」又是什么,作为股东应该更着重看哪个指标?怎么和投资人汇报呢?
二、股东收益
「收益」和「权益」一听就是两个概念,权益这种词一定是资产负债表里的东西,但是「收益」的第一反应就要回到利润表去,但是谈「股东收益」我们有现成的表,也就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也可以叫做「股东权益变动表」。从股东权益变动表里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净资产的变化,这个净资产的增值幅度就可以理解为所谓的「股东收益」。但还是像上文说的,这个增值幅度并不等于股东可以拿到手的现金。
我们回到题主你说的这个公式,「股东收益=期末净利润+折旧和摊销-资本性支出」,这又是一个常用说法的变体,这个公式的知名形式明明是「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的公式嘛!也就是说他把「股东收益」认定为和「自由现金流」一样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有没有道理。
先看这个概念,所谓的「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如果公司有一笔自由现金流,那这个数值则可以理解成包子铺在年末可以分配给股东的最大值。再看看这个公式,「期末净利润」大家都理解,就是企业经营中产生的利润,但为什么要把「折旧和摊销」加回去呢?因为折旧和摊销并不是公司的当期现金支出,老包包子铺的蒸锅、蒸笼都是固定资产,他是资产性的折旧,列入到了公司的费用之中在利润里扣除了,但却不用付出真金白银,所以在计算现金流的时候要把这部分费用加回去。最后要扣除「资本性支出」,这个「资本性支出」是和「收益性支出」相对应的概念。为了包子铺的运转,老包要去购买一系列新的锅碗瓢盆桌子椅子的东西,也包括无形资产的投资等等,他们产生经济效益时间的长短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并且未来的耗用也是按年度折旧来结转成本,在计算当期的自由现金流的时候我们要把这部分资本性支出扣掉,因为它实际上钱已经花出去了,只是还没有显示在利润之中,而且折旧在未来也会加回来,结果仍然是平衡的(一般教科书上会说要减去营运资本的增加额,此处也该加上这一点)。最后得出的结果可以代表公司在当期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数量,也就是「自由现金流」。
这样来看,把「股东收益」理解为「自由现金流」是没问题的因为他的确代表了公司可以分配给股东的红利的最高值,但是包子铺一般不会这样做这样的选择。
三、总结
「股东权益」的定义比较明确,法律层面上是股东在公司内享有的权利,会计层面上则是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内容。
但是「股东收益」就复杂一些,除了我们上面说的,「股东收益」还可以被定义为股东真正拿到手的股息,真金白银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也是一种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股东权益」可以具备多种含义,就看老包要用哪个去和股东们报告了。严格会计意义上的「股东收益」就是「净资产增值」的数目,但它的确也可以用「自由现金流量」或是「股息总额」来解释。
哪个解释最公允,哪个解释又对自己最有利,奥妙就在这些地方。
栏目:财税服务
咨询> 18611114677 (同微信)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