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同点
它们在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评价等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如,开展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的目的都是加强干部监管,促进其尽职履责。
二、差异点
(一)实施时间
离任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后
任中审计:领导干部在任期间
(二)审计力量
离任审计:领导干部“逢离必审”,可以是内审机构合理统筹谋划审计力量的配置,尤其是面临大规模换届时,更适合离任审计。
任中审计:如果按照“逢离必审”的原则,那很多领导干部可能就会至少面临2次审计,那会加大审计机构的工作负担,造成审计力量的不足。尤其是子公司比较的集团公司,任中审计想要实现全覆盖,那真的太难了。
(三)工作开展
离任审计: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配合审计相对较差,不利于审计工作开展。
任中审计: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配合审计相对较好,有利于审计工作开展。
(四)监督效果
离任审计:监督效果滞后,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不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任中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五)整改效果
离任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难以调动有关资源,加上有的领导“新官不理旧账”思想存在,边审边改不够积极, 整改效果相对较差。
任中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容易调动有关资源,实现边审边改,整改效果相对较好。
(六)干扰因素
离任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离任,审计工作实施时干扰因素相对较少,加上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有利于提高 审计工作质量。
任中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在任,审计工作实施时干扰因素相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对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影响,降低审计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各有千秋,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各种审计形式的优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审计形式。
栏目:财税服务
咨询> 18611114677 (同微信)拨打电话